汽車外飾件,即汽車外部的功能性或裝飾性部件,主要包括保險杠、翼子板、車身裙板、外側圍、進氣道、車頂蓋、車門、散熱器格柵、發動機罩、擾流板、防擦條、后門拉手和腳踏板等。由于其所處的位置(外部)和具有的功能(防撞等),這些部件所用材料要求具有較高的強度、韌性、耐環境條件的性能及抗沖擊性能。
隨著汽車工業和材料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外飾材料已逐漸走向多元化。除了普通鋼材以外,高強度鋼、鋁鎂合金、工程塑料和各種復合材料也正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其中,復合材料以其質量輕、可設計性好和抗腐蝕等優點日益得到廣泛應用。一般,選用汽車外飾材料的決定因素包括:材料成本、生產率、加工難度、設計方法的成熟性以及汽車重量等。根據汽車類型的不同,所用復合材料種類也不盡相同。
對于普通轎車而言,成本和生產率是著重考慮的因素。因此,除了金屬材料外,目前此類汽車最常用的外飾材料是熱塑性塑料(有時加入短玻璃纖維增強)。這類材料可以通過注射模塑工藝實現量產,具有較高的生產率。與熱塑性塑料相比,熱固性塑料的應用較少。一般,只有兩種工藝能夠實現熱固性復合材料的中高規模的量產:即片狀模塑成型(SMC)和樹脂轉移模塑成型(RTM)。
汽車的輕量化包括材料的輕量化和結構的輕量化。材料的輕量化一般通過采用輕量化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來實現,主要包括高強度鋼、鋁鎂合金、工程塑料以及各種復合材料。目前,盡管鋼鐵材料仍在汽車材料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其比例逐年下降,而鋁合金、鎂合金、工程塑料和復合材料等輕量化材料的應用比例則逐年上升。材料輕量化,尤其是基于復合材料的材料輕量化,已成為世界汽車材料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資料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