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工信部近日公布的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名單中,吉林市經開區憑借快速發展的碳纖維及差別化纖維特色產業成功上榜。
工信部自2009年起在全國組織開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進程。獲批“國字號”示范基地的工業園區,在產業規劃布局、重大專項申報、技術改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等方面,獲得了國家和省級層面集中資源的重點支持。
“十二五”以來,經開區碳纖維原絲年產能從2010年的5000噸增長到1.6萬噸,近期可增長到2.8萬噸。碳化能力從每年500噸增長到4860噸,今年可再增加2000噸。
此外,經開區骨干企業吉林化纖集團的功能性、差別化產品得到長足發展,扁平纖維、抗起球纖維、阻燃纖維、竹纖維等新產品全球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目前,經開區碳纖維及差別化纖維產業達到80億元規模,成為吉林市老工業基地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經開區2013年被省科技廳認定為“吉林省吉林碳纖維及制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2014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吉林省高新技術纖維(碳纖維)及差別化纖維特色工業園區”。此次申報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得到省、市工信部門大力支持。
下一步,經開區將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平臺作用,吸引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相關人才、項目、資金向基地集聚,積極爭取支持基地內企業發展與項目建設的有關國家政策,推動以碳纖維為主的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
圍繞碳纖維產業,經開區今年重點推進國興復材與丹麥維斯塔斯公司碳纖維風電葉片拉擠板材、明亮碳纖維公司碳纖維氈及復合材料制品、隆開科技公司碳纖維復合材料等項目加快建設投產,促進競技帆船用碳纖維桅桿、新能源汽車碳纖維覆蓋件等項目落地。
同時,經開區繼續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在與北京化工大學等9所國內知名院校合作基礎上,與深圳大學、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開展聯合攻關、協同創新,為碳纖維及差別化纖維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力爭到2025年達到300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