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美國深海探測公司OceanGate宣布與美國宇航局NASA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能夠經受深海高壓環境和宇宙真空環境的碳纖維高壓殼體。
NASA方面將以旗下阿拉巴馬州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作為該航空級碳纖維高壓殼體的研發生產基地。
OceanGate方面表示,該合約的簽署對于公司建造下潛深度可達6千米的5座潛艇具有關鍵性意義。按照目前的時間進度,該潛艇將在2021年正式服役,并下潛到3810米深的北大西洋海底,執行泰坦尼克號殘骸的探測任務。

“近年來,我們持續收到越來越多與深海科研、探礦、環境監測相關的市場需求。然而,具備上述任務執行能力的潛艇可謂鳳毛麟角。”OceanGate首席執行官Stockton Rush表示說,“NASA擁有先進的復合材料制造技術和經驗,是公司實現高品質高壓潛艇外殼體設計的理想合作伙伴。”Rush還表示OceanGate將為此向NASA支付服務費。
對于NASA而言,因為一直在尋求新一代耐高壓航天器和人類太空棲息地的制造方法,也將從此次的合作中受益。
“NASA一直致力于尖端復合材料技術的研發。這不僅將推動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進程,也會普遍提升美國在材料領域的認知和應用。”NASA先進制造技術首席科學家John Vickers表示說,“此次與OceanGate達成的合作正是我們貫徹航天技術民用化戰略的絕佳案例。”
過去數年間,OceanGate曾耗資數百萬美元建造了一臺名為泰坦(Titan)的擁有碳纖維外殼體的潛水艇,希望能借此幫助人類探明已長眠于海底的泰坦尼克號的秘密。然而,泰坦號的殼體卻在測試中暴露出多處疲勞的跡象,無法到達任務所需的深度,最終不了了之。
2020年1月,OceanGate宣布再次募集資金1810萬美元,欲重新打造2臺新的6千米級深海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