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國際戰略轉型再進一程。12月12日,中化國際在公司成立20周年媒體見面會上正式對外發布進軍新能源、新材料的戰略規劃。經過近兩年的部署調整,公司首次向外界披露新時期戰略規劃的“大棋盤”。中化國際總經理劉紅生表示,此次戰略部署將對中國精細化工相關行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2016年10月,國家發布《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后,中化國際迅速調整航線,把“科技創新”上升為企業核心發展戰略,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列為三大業務方向,以創新驅動增長,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型的精細化工行業旗艦。
劉紅生介紹說,公司正在以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引領,以打造新能源汽車的高性能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商和中國農藥標桿企業為戰略主線,集中力量在三個方面發力:一是以新材料為重點,優化升級聚合物添加劑、中間體及新材料、輕量化材料營銷等業務,大力拓展高性能纖維、高性能膜材料、高性能聚合物、電子化學品等新材料業務;二是大力發展鋰電池、鋰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業務;三是優化升級既 有的傳統強項農化業務。
中化國際還透露了公司在進軍新材料產業、高性能纖維材料“芳綸纖維”以及中化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最新進展。其中,中化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去年10月在連云港奠基,占地面積約8000畝,將重點發展精細化工品、高端專用化學品、高性能材料系列產品。根據規劃,項該目一期各工程將陸續在2019年至2020年建成投產。
“這些項目是中化國際增量業務的突破所在,也是新戰略落地的關鍵。”劉紅生進一步表示,“我們將大力拓展高成長性、高技術壁壘、高市場容量的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業務,力爭到2025年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實現100億元利潤、1000億元市值的戰略目標,中化國際將呈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姿態。從今年三季報來看,公司業績已經創出歷史同比新高。”